斷鏈、缺櫃、碳關稅…沒有雄厚資本,企業該怎麼應對變化?

黃齊元總裁專欄

斷鏈、缺櫃、碳關稅…沒有雄厚資本,企業該怎麼應對變化?

1.除因疫情造成的斷鏈、缺櫃危機外,氣候變遷及因應氣候變遷而來的碳關稅,都成為企業經營的重大挑戰。

2.大資本的公司如亞馬遜、沃爾瑪,透過「包船」解決缺櫃問題;鴻海、台積電則透過多點分布、策略聯盟等方式因應供應鏈重組,是小資本的企業難以企及的因應對策。

3.面對外在衝擊,要先有:經營環境艱困成新常態、無法回到過去、思考戰略比戰術更重要的認知。大企業具備多重抗風險能力,小企業更應加速整合並轉型。

最近有許多企業倒閉,大部分是服務業,其實農業和製造業也需注意,因為有外在環境變化,成本結構和過去完全不同。最主要問題來自於氣候變遷,地球暖化導致環境劇變,對於生產方式有深遠影響。

首先天災會直接造成各行業損失。水災可能淹沒廠房和機器設備,火災問題更大;如果酷熱或嚴寒,可能對農產品造成巨大傷害,風災也有類似問題。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,過去一年全球糧食價格激增逾三成,美國政府下修今年穀物生產展望,歐洲農產品也因天候而歉收,加劇糧食通膨疑慮。

歐盟最近公布一系列氣候政策,最具殺傷力的是「碳關稅」,代表歐美企圖透過貿易政策對抗氣候變遷,這對於高度依賴出口的台灣,衝擊非常大。減碳攸關企業的生死存亡,大部分台灣企業沒有準備好,而政府並無這方向的政策。

領導者如何帶領企業持續成長!解決各階段面臨的難題?

以製造業來說,還有運輸問題,原料可能無法運送到工廠,就算貨物能夠成功製造出來,也可能無法順利拿到貨櫃。最近問題變得更加複雜,就算裝上了貨櫃,但船到某些港口即動彈不得,全球面臨大塞車,許多港口嚴重堵塞,要等上二、三週之久,長榮表示這可能成為「新常態」

這導致一種現象,就是大企業自己包船解決貨運問題。前一陣子亞馬遜為了耶誕假期貨品,高價包下整艘貨櫃輪,最近沃爾瑪也跟進。但前提是港口不阻塞,否則就算貨能上船也無法準時到達目的地。

這些因素堆積在一起,將加速全球「供應鏈重組」趨勢。全世界企業覺得把貨物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地方,實在太麻煩了,存在很多不確定性,因此供應鏈未來將從「長鏈」變成「短鏈」,從「單鏈」變成「多鏈」。

有一個行業為此受到很大影響,就是過去穩賺不賠的保險業。今年全球保險業因為天災相關理賠高達數百億美元,未來貨品無法如期交貨同樣需要理賠,因此保費將會大幅提升,影響到所有企業。

誰能在這種趨勢下存活?只有大企業如鴻海或台積電,他們會在全球各地廣布生產據點。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設廠後,又考慮在日、德投資,大陸南京廠也擴建二期。鴻海在中國大陸仍有據點,但正積極往印度和東南亞擴張。至於緯創、可成,乾脆直接把大陸廠賣給中資,移往第三地或轉型新事業。

碰到龐大外在衝擊,小公司該怎麼辦?只能和大企業結盟、被購併或入股。當然小企業也可以自己結盟組成產業控股公司,但台灣人不團結,所以這條路很難走得通。

大企業還有一種招數,就是和其它企業資源互換、策略合作、優勢互補。一個例子是去年鴻海和國巨策略聯盟,今年國巨業績大好,原因是其被動元件很多用在電動車上,而鴻海正好跨入電動車領域。策略聯盟不需要投資,但卻能享有好處,前提是雙方各自擁有對方所沒有的資源。

除此之外,最近鴻海還和著名電動機車業者Gogoro策略合作。鴻海雖跨入電動車,但沒有電動機車;而Gogoro想把電動機車賣到印度市場,自己沒有關係,雙方資源正好結合。

鴻海的資源互補策略,最近更擴展到東南亞。前一陣子鴻海與泰國上市集團、泰國家石油公司(PTT)簽署合作備忘錄,建立以生產電動車和關鍵零組件為主的開放平台,帶動泰國成為東南亞電動車製造中心,也為鴻海集團新成立的MIH電動車開放平台找到新出海口

你可能覺得挑戰很大,要做那麼多事情,錢從哪裡來?沒問題,用別人口袋的錢。最近鴻海和中信金簽署合作備忘錄,成立新能源車產業基金,這是一個私募股權基金,規模新台幣50至100億元,以中信金和鴻海的知名度和資源,加上近期電動車熱度,應該不難募集。

對於企業來說,需有以下幾點認知,才能因應外在巨大衝擊!

第一、未來經營環境會變得極度艱難,短期內沒有好轉跡象,成為新常態。全球氣候變遷、供應鏈重組、中美地緣政治加上第二波新冠變種病毒,將形成「完美風暴」,襲捲台灣。

第二、我們無法再回到過去。最近有客戶問我原材料價格何時可能回檔,我告訴他這並不現實,長期趨勢依然看漲,因此他必須作根本重組轉型的規劃。

第三、只有大企業具備多重抗風險能力。對沃爾瑪或鴻海而言,全球大變局正是他們的大好機會,因為產業會重組、財富將重分配。但即使大企業也很困難,晶華飯店董事長上週表示,國際觀光飯店是被遺忘的重症病人,打疫苗對重症病人沒用。

第四、戰略比戰術重要。企業要思考不是今年業績,而是5年後會在哪裡,必須做最壞準備、超前部署。上週有54年歷史的華國飯店宣布關門,原址將都更改建,未來小企業更應加速整合並轉型。

台灣普遍陷在「沒有事、明天會更好」的自我麻醉中,現在最危險的,恐怕是那些沒有危機意識的企業。

本文經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/藍濤亞洲總裁 黃齊元 同意刊載

標籤: 商業周刊專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