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建甫教授專欄
全球化紅利消退 全球在地化取而代之(林建甫)
最新公布的美國7月CPI年增率從9.1%下滑到8.5%,核心通膨則持平於前月的5.9%,雖然美國通膨已經有改善,但美國今年以來已經升息9碼,感覺通膨下降得很慢。為什麼?有很多原因,尤其牽涉到貨幣超發、市場炒作,但我想談一個更根本的問題:去全球化。
二戰後,世界經濟重建,和平帶來效率,全球產業鏈形成了無比精細的垂直分工。每個國家基於經濟學「比較利益」的原則,只做擅長的部分,讓產業鏈拉長,整體成本也一降再降。經濟一體化成為必然的結果,大家也都享受全球化的紅利。然而三大問題導致的去全球化,讓紅利在逐步消退。
首先,疫情對全球產業鏈以及物流都帶來無效率。疫情是百年難得一遇的嚴重事件。疫情期間的封城、隔離對國際貿易形成巨大傷害。1999年西雅圖WTO會議抗議活動已經讓後續的談判寸步難行,但疫情帶來的衝擊把反全球化帶到極致,不但讓2020年貿易量大幅下跌,也讓人們體現對未來經濟的不確定性,不敢增加投資。過去兩年已經顯示投資不足,再來全球經濟的產能就會受限。疫後需求雖然回升,但產能受限,會延後通膨問題的解決。
其次,俄烏衝突則是二戰以來歐洲本土出現的最大規模戰爭。衝突導致的破壞和制裁將對世界經濟影響甚大,尤其能源和糧食供給缺口將加劇全球通膨壓力。俄羅斯、烏克蘭是糧食、石油、天然氣的重要生產國和出口國。俄羅斯、烏克蘭小麥出口在全球的占比達到25%,是中東、非洲不少國家的糧食進口來源。戰爭導致農作物無法播種,無法收成,礦物無法開採,供給面大幅減少,這些商品的世界價格就無法低廉。歷史經驗甚至顯示,糧食危機可能造成社會動盪,引發更多的戰亂。
戰爭更使和平紅利消退。二次世界大戰後冷戰的1960年代,OECD國防開支對GDP的比例高達7%,70年代降低到不到5%,80年代末、90年代初,東歐劇變、蘇聯解體之後,OECD軍費開支再明顯下降,轉為促進經濟發展。俄烏衝突爆發,未來歐洲國家勢必要增加軍費開支,不利經濟發展。
第三,地緣政治,尤其西方抗中,讓全球供應鏈隨之改變。過去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商品生產和出口中心,供給量超過美國和德國。西方國家擔心過度依賴中國的進口,希望可以分散供給來源。抗中也產生去中化,各國會從產業安全角度出發去調整生產布局。去中化也就會把製造業從中國轉移到其他國家,導致成本大幅增加。
中國也會擔心被其他國家限制而謀求自主創新。中國過去的製造業發展是以加工出口為主。利用如俄羅斯、澳洲、巴西等的自然資源豐富,及如日本、美國等的先進技術合作。中國從發達國家學習與引進技術,花費不多,現在全部要自主創新,也意味著成本的增加。
台灣是一個小型開放經濟體,過去的經濟發展除了台灣人民的努力外,不可諱言也受惠於全球化下的國際貿易。未來局勢丕變,我們要積極應對。很高興看到《2022年工總白皮書》,要推動台灣成為「區域運籌中心」,藉此讓產業「全面轉骨」,透過「思考全球化、行動在地化」,創造全新的供應鏈契機。
我非常贊成苗豐強理事長的觀點:要強化製造業、服務業對接與串連,加強金融業革新及法規鬆綁,能讓台灣在亞太產業鏈中扮演資源整合功能。準此,台灣就是要在現有的製造業基礎上,發達服務業、金融業,一起在國際市場上合作開創新舞台,讓台灣產業結構朝向多元化發展,成為亞太供應鏈的關鍵樞紐,在全球經濟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。(作者為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講座教授、國立台灣大學經濟系名譽教授)
本文經林建甫教授同意刊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