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應加強與新興市場連結

轉錄自2023/9/2 聯合新聞網

撰文者:黃齊元


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近期訪問中國,雙方積極溝通、化解經貿分歧。重建雙方信任與交流,是美方重點,這也是為何美國對賴清德訪美低調處理,就是不希望有任何意外發生。

在此同時,金磚國家峰會舉行,連普亭也以視訊參加,並宣布邀請阿根廷、埃及、衣索比亞、伊朗、沙烏地阿拉伯、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六國加入,進一步擴大「全球南方」陣營。

「全球南方」定義及組成類似「非西方國家」,強調價值多元化、利益多極化,不以美國馬首是瞻,伊朗、沙烏地阿拉伯都是例子,也並非由中國主導。金磚集團在全球GDP占比卅七%、人口占四十六%,未來會進一步上升。

最近大陸經濟加速下滑,重創外資信心,許多企業出走。如果台灣有事、就是日本有事,若中國有事,台灣可以沒事嗎?是更安全還是更危險?台灣經濟不能置身於大陸之外。政府近年一直不遺餘力,推動兩岸脫鉤,希望從經濟脫鉤、政治脫鉤達到「去風險化」,但可能達到反效果。

大陸最近宣布,商務部將研究中止或部分中止,ECFA對台關稅優惠。國台辦宣稱,當前兩岸關係正面臨著「和平與戰爭」、「繁榮與衰退」的選擇。這代表兩岸危機已經升高,大陸不會容忍台灣方不斷推動獨立同時,卻又透過ECFA要大陸讓利,因此主動出擊、適度和台灣脫鉤,未來看情勢變化、再決定下一步。

美國正主導供應鏈向其他國家轉移,如印度和東南亞國家,但台商並無相對優勢,印度經濟環境變數大,東南亞又是中國勢力範圍,且陸企前進東南亞速度遠超過台商。從這點來看,兩岸談判台灣無路可退、已無籌碼,不談情況更糟、溫水煮青蛙。

大陸對台策略正在轉變,從過去「攻台」和「惠台」,逐漸轉移到「窮台」和「困台」。對台灣的聚碳酸酯課徵反傾銷稅、和暫停台灣芒果輸入,即屬於「窮台」,這是大陸「敬酒不吃吃罰酒」的反制舉動。運作ECFA和區域經貿協議,屬於「困台」,因為台商無法脫離大陸影響區域範圍。

台灣在全球只有十三個邦交國,且最近中美洲議會決議,取消台灣「永久觀察員」地位,算是另一個大陸困台案例,壓縮台灣國際空間。美國近期與巴布亞紐幾內亞簽署雙邊國防協議,但四個南太平洋島國包括巴布亞紐幾內亞在內,近日考慮簽署中立宣言草案,不願選邊站。

台灣雖然是世界工廠推手,但從來沒有好好經營世界市場,本土缺乏生態系,積極幫助別人,卻忽略自己。以電動車為例,台灣推廣速度遠落後中國及歐美,未來在龐大的「全球南方」市場,不和大陸合作很難有進展。

台灣現在討論服貿或貨貿意義不大,大陸以ECFA從根本原則挑戰台灣。大陸訴求對象非民進黨執政當局,而是廣大台灣民眾。對於民進黨政府和參選人,大陸方已經定調,把未來台灣命運,交付由台灣人民決定。

從國際角度,ECFA是大陸片面讓利,台灣沒有藉口不開放市場。如果不能和大陸良性互動,台灣未來不可能加入CPTPP,聯外以自重並不現實。台灣經濟至今尚未感到足夠壓力,被電子產業榮景掩蓋,隨著壓力增大,產業撞上冰山指日可待。

(作者為藍濤亞洲總裁兼東海大學智慧轉型中心執行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