轉錄自2024/03/21 聯合新聞網
最近中國大陸經濟低迷,兩會期間提出要「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,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」,有人工智能、大數據、新能源汽車、中國製造等關鍵字。
其中「新質生產力」變成熱點,主要包括人工智能和新能源,也就是「智慧化」和「綠能化」。前者由於中國晶片受制於美國,因此發展程度受限;後者因為中國已建立完整電動車、鋰電池、太陽能生態系,躍居為全球新能源龍頭。
值得注意的是,習近平針對涉台事務首度發表談話,強調「壯大反獨促統力量」,推進「和平統一進程」,並提到推動兩岸科技、農業、人文、青年發展等領域交流合作,但不再提「兩岸一家親」。簡言之,大陸重點是「促融促統」,除非交流失敗或踩到底線,短期不會武統。
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呼籲烏克蘭應有勇氣舉白旗、進行談判,澤倫斯基表示將戰鬥到底;拜登要求以色列停火,內唐雅胡置之不理;習近平提出和平統一,但大多數台灣人無法接受,無怪乎CNN稱全世界最危險的地方變得更危險。未來改變的力量不可能內生,必定取決於外部角力。
中美近期衝突加劇,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宣稱,如果路上有三百萬輛中國車,北京能讓他們同時熄火。其實大陸早就預見危機,二○二一年北京強迫「滴滴」在美下市,因為「滴滴」掌握大量中國行車數據;此外阿里集團「螞蟻」上市夭折,也和數據控制有關。可見習近平早有準備,提防美國數據控制。
和中國相比,美國基礎建設遙遙落後,馬斯克曾大讚中國高鐵,反觀美國至今沒有建樹。至於未來在全球最關鍵綠能領域,由於川普不相信氣候危機,若再封鎖電動車,美國綠能基建勢必被打入末段班,加上半導體設廠不順,這些都將影響美國長期競爭力。
經濟全球化的格局正在改寫,大陸面臨當前困境,只有兩條路可以走:積極將製造移往海外,或擴大市場高水準對外開放。前者代表「中國製造」會成為「世界中國製造」;後者促使「中國市場」走向「中國世界市場」。以電動車為例,比亞迪不僅銷售全球,更廣設生產據點。美國面臨競爭,勢必兼採守勢與攻勢,拉攏日、韓、台、印,包圍中國打群架。
中國企業未來競爭力在AI,在晶片受制於人情況下,大陸利用AI在各產業打造智慧應用生態系,華為、比亞迪都是成功案例,只要終端市場夠強大,全球資源自然會靠過來。黃仁勳尊稱華為是可敬對手、馬斯克肯定比亞迪,大陸的強項遠比弱點更值得台灣關注!
中美都存在巨大的領導人風險,包括習近平獨裁、拜登健康及川普狂妄。大陸權力過於集中,但只要習任期能持續,整個體制將貫徹其意志,發揮強大力量,這是民主國家所望塵莫及,如同普亭領導下的俄國。未來四年美國政壇及政策變化,對全球影響將遠超過中國。
川普代表共和黨出征,大勢底定,我們可以開始想像,川普對於保衛台灣會開什麼條件?他曾提到台灣搶走美國半導體工作,未來如果要求台積電去美國蓋十座晶圓廠,並非不可能;另外中國持有美國國債約八千億美元,川普也有可能轉而跟中國談條件。
大陸「兩會」傳遞了很多信息,但外媒只聚焦在權力分配上。面對「兩極」強權鬥爭,台灣宜保持兩手準備,多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