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齊元總裁專欄
中國1月8日正式放寬防疫,市場預期大批中客將重返日本觀光,帶動日本化妝品製造商資生堂等零售類股大漲,百貨公司類股、航空類股同樣表現不俗。日本10月初取消防疫入境限制後,該月外國旅客入境數約50萬人,11月訪日旅客近百萬人,呈現倍增趨勢。
最近中國也加強金融紓困,對象包括餐飲及文旅等受疫情衝擊的傳統服務業,因此部分A股上市餐飲與旅遊概念股股價上漲。雖然中國許多地方疫情仍然嚴重,但所有人都悶慌了,還是要報復性消費。
台灣服務業人口龐大,GDP占比卻一直降
我從來不在家用餐,從早餐到晚餐都吃外食。上週末我到一家百貨公司用餐,結果連找3間店都沒有座位、平均要等半個鐘頭以上,這是過去從沒有的現象。最後,我終於找到一家還有座位的餐廳,因為他的菜較不流行,但沒想到半小時後也客滿,大概是和我一樣找不到餐廳的人都過來了。
這不是因為過年,農曆新年還沒有到,最可能的原因是疫情後大家「報復性消費」。餐飲界大成集團表示,台灣疫情和緩,最近生意很好,旗下餐廳包括勝博殿等事業,業績都創新高,比疫情前還要好。儘管景氣波動,但民以食為天,食品業受的影響較小,因此他對2023年景氣「持平樂觀」。
「報復性消費」受惠的除了餐飲業,還有航空業。2023年農曆春節假期長達10天,長榮航空東北亞、東南亞及歐洲航線,春節機位銷售明顯成長,其中日本超級熱門。東南亞則以泰國最受歡迎,越南、印尼、菲律賓訂位率也達8成以上。
國人消費對內需型企業來說,是一件好事,尤其中小型服務業者過去3年非常辛苦。台灣以往強調出口,集中在製造業,特別是電子業又以半導體為主,所有光環集中在台積電身上。
台灣2021年GDP成長率高達6.5%,創11年新高,人民期待能共享經濟成長結果。但主計總處也揭露,受僱人員的報酬占GDP比率創歷史新低,凸顯經濟成果向企業主傾斜。
且GDP成長大部分由半導體、電子業帶動。占就業人口6成的服務業,是就業機會的大宗,但GDP成長僅貢獻1.6個百分點。又,服務業的GDP占比從2000年的71.44%一路降為58.24%,製造業卻是從19.8%提升到35.76%,顯示台灣經濟完全靠特定產業支撐,及所得分配不均嚴重。
2021年全年稅收超徵4千多億元,許多人要求發放現金,就是因為社會底層生活太辛苦。小英總統要求大家共體時艱,民間卻沒有相同感受。如何振興服務業,應是政府當務之急!
資料來源:本文經藍濤亞洲總裁黃齊元同意刊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