勿挑釁、多接觸,才能有和平

轉錄自2023/9/30 聯合新聞網

撰文者:黃齊元


最近我舉辦了一場「國際地緣政治高峰論壇」,邀請到多位國際重量級學者參加,大家對於中美地緣政治和台海前景,提出許多精闢見解。

這次參加大咖,包括哈佛大學以「軟實力」聞名的政治學泰斗奈伊(Joseph Nye),曾發表「修昔底德陷阱」理論的甘迺迪學院創院院長艾利森(Graham Allison),以現實主義聞名的芝加哥大學教授米爾斯海默(John Mearsheimer),以及新加坡駐聯合國前大使馬凱碩(Kishore Mahbubani)等,個個是世界權威。

大師們的觀點被各大媒體廣泛引述。中國時報引述奈伊的話,標題為「台灣若無激烈台獨意願,可維持和平」,聯合報標題為「台灣要有平衡的智慧,勿挑釁」,自由時報標題為「米爾斯海默:中國若攻台,美一定出兵」,藍綠媒體各取所需。這次幾位專家言論的觀點,可以歸納如下:

第一、如果中國大陸武力侵台,美國一定會出兵保衛台灣,但這將演變成中美兩大強權戰爭。米爾斯海默認為,中國會採取軍事行動機率不大,除非能速戰速決,俄烏戰爭對中國有很深的啟示。國外專家均強調「嚇阻」重要性,盡量避免熱戰;但國外學者也更加了解國人普遍不希望有戰爭的心態,對戰爭沒有足夠準備。

第二、不要挑釁。幾乎所有講者均提醒,台灣不要挑釁的重要性。奈伊指出只要台灣沒有激烈台獨意圖,可以維持兩岸和平。但弔詭的是如何認定台灣獨立意圖?例如宣稱「台灣已是主權獨立國家」是否算挑釁?哈佛大學教授華特認為,未來類似裴洛西等美國政治人物訪問台灣,政府應婉拒。

第三、避免擦槍走火。哈佛大學艾利森教授表示,他並不擔心中美或兩岸之間發生刻意戰爭,但認為存在擦槍走火風險,第一次世界大戰正是這樣發生的。

當天眾人討論焦點,是對「現狀」(Status Quo)的定義。現狀是什麼?誰在改變現況?當前兩岸關係看似安全、實則危險,呈現高度張力,存在很多變數,有些操之在我、有些無法掌握,這些變數形成一個動態平衡。不管這些是否代表現狀,變數已經改變。如果大陸認定台灣在刻意改變現狀,會有什麼結果?專家表示有實力的一方,永遠可以自行定義現狀。

第四、加強溝通。所有專家一致認為兩岸互動接觸非常重要,同意現在兩邊都不願意對話是一個錯誤、非常危險。台灣應維持兩岸和平穩定、並兼顧台美關係,這需要平衡的智慧。專家們講起來很容易,但實際拿捏極其困難。

最近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訪美,提出了3D策略,包括Deterrence(嚇阻)、Dialogue(對話)、De-escalation(緩解)。可喜的是強調對話,這是目前最欠缺的,兩岸唯有透過不斷溝通,才能有效降壓。

另外,最近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來台演講,提議兩岸共組「中國人邦聯」,從解決問題的角度來看,這是前瞻思維,但一般台灣人很難接受。以財務術語來說,這叫「產業控股公司」,或「大屋頂中國」。

楊榮文認為,台海現狀無法持久,台灣只有在美國支持下,才能維持和中國大陸分離。但時間不站在台灣這一邊,愈早談判對台灣愈佳,時間將會印證他的看法。

誠如艾利森所言,過去五十年台灣創造了一個世界奇蹟,我們千萬不要搞砸了。從世界的角度看台灣,正是時候!

(作者為藍濤亞洲總裁兼東海大學智慧轉型中心執行長)